通常,潤滑油對金屬的腐蝕性是很小的。油品的主要成分烴類化合物對金屬無腐蝕作用,而能造成金屬腐蝕的成分通常是一些腐蝕性雜質和烴類氧化後的酸性產(chan) 物。
這些腐蝕性物質可能有:硫化物(硫醇、磺酸、中性硫酸酯等)、有機酸(主要是環烷酸)、無機酸和水分。潤滑油中烴類氧化產(chan) 物能腐蝕金屬的有:烴類過氧化物、低分子和高分子有機酸(包括脂肪酸和羥基酸)等。
1.有機酸的腐蝕
有機酸能間接與(yu) 金屬作用並使其腐蝕。用三種含過氧化物及酸的潤滑油進行腐蝕試驗時發現,同時含有大量過氧化物和酸的油樣對鎘銀合金腐蝕性,含有大量過氧化物和少量酸的油樣腐蝕性較小,不含過氧化物而含有多量酸的油樣腐蝕性zui小。由此可以說明,鉛和鎘受到含酸潤滑油的腐蝕,首先是生成相應的金屬氧化物,然後氧化物再與(yu) 酸作用生成鹽,從(cong) 而使合金中鉛和錫含量降低而損壞。
但上述反應通常在溫度超過200℃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有機酸在溫度不超過100℃的情況下,如無水分,仍不腐蝕金屬。在100℃以上時過氧化物與(yu) 金屬反應能力加強,易使金屬受到氧化生成氧化物,從(cong) 而遭到有機酸的腐蝕。
應注意,在溫度不高時,有水存在的條件下,有機酸也能腐蝕金屬,這是由於(yu) 分子氧和水的作用,使金屬成金屬的氫氧化物,然後與(yu) 有機酸中和生成鹽和水。
油品中有機酸的來源,一是原油生產(chan) 中未除淨的環烷酸,二是氧化生成的過氧化物、酚、羥基酸、瀝青質酸等。
2.水溶性酸堿
水溶性酸堿包括低分子有機酸、無機酸和無機堿。水溶性酸能直接和電化次序表中氫以上的金屬作用,從(cong) 而使其遭受腐蝕。對其他金屬,它們(men) 能間接引起腐蝕(和金屬表麵的氧化物作用生成鹽,從(cong) 而腐蝕金屬)。在有水分存在時,水溶性酸的電離度增加,對金屬的腐蝕增大。
按油品標準要求油品中應不含無機酸。但在一些作業(ye) 中,如用鹽酸(HCl)進行化學洗桶時,如果鹽酸未除盡,就有可能混入油中。同時,汽油和柴油都含有一定的硫分,在發動機燃燒時,會(hui) 產(chan) 生S02和S03,而SO2和SO3可與(yu) 水汽凝結成亞(ya) 硫酸(H2SO3)和硫酸(H2SO4)混入潤滑油中。另外,還有一個(ge) 很主要的原因,就是燃燒產(chan) 物CO2和水分形成的碳酸,不僅(jin) 會(hui) 混入潤滑油中,而且會(hui) 增大腐蝕磨損,對於(yu) 停停開開的車輛來說,尤為(wei) 明顯。
3.硫化物
能引起金屬腐蝕的硫化物屬於(yu) 活性強的含硫化合物。對於(yu) 潤滑油質量要求和生產(chan) 工藝來講,原油餾分中的活性硫化物往往在精製工藝中已充分除去,所保留的僅(jin) 僅(jin) 是微量的非活性硫化合物,其含量以不產(chan) 生有害腐蝕為(wei) 限。一般來講,潤滑油中含硫化合物不是引起軸承等機械部件腐蝕的主要原因。
潤滑油中所存在的非活性硫化物,除了生產(chan) 因素外,潤滑油中的添加劑有一些也屬於(yu) 硫化物,它們(men) 都是根據不同條件使用的,而且加入量也以不產(chan) 生有害腐蝕為(wei) 限。
總的來講,硫化物具有與(yu) 金屬反應的一定活性,這種反應活性即可能使金屬遭受腐蝕,也可能使金屬受到保護,因而硫化物是一既具腐蝕性又其有防腐性的成分。當硫化物在溫度較高時,則可能與(yu) 金屬反應生成腐蝕產(chan) 物---暗黑色的膜,這種膜能阻止潤滑油中腐蝕性物質的穿透,避免內(nei) 層金屬繼續受到腐蝕,起到保護作用。
換句話說,由於(yu) 金屬上的腐蝕而產(chan) 生的保護膜(實質上它就是腐蝕產(chan) 物),阻止了腐蝕過程的繼續發展。因此,腐蝕不一定是一種有害的現象。保護膜的觀點是英國傑出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米哈依耳·法拉第在1836年首先提出來的。潤滑油的抗氧抗腐劑的抗腐原理,就是生成保護膜的原理。
4.水分
水分本身可導致電化學腐蝕,而且也會(hui) 導致有機酸對金屬的腐蝕。
不同的腐蝕性物質,腐蝕的對象也不同。水分和酸類主要引起黑色金屬的鏽蝕;有機酸和氧化生成的酸性物質主要是在溫度較高的條件下,對銅鉛合金、鎘合金產(chan) 生不均勻的腐蝕;活性較小的硫化物,主要是在溫度較高的條件下,對銅或銅合金產(chan) 生比較均勻的腐蝕。因此,潤滑零件遭受腐蝕,應進行具體(ti) 分析,才能找準原因。
推薦新聞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