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天下棋牌二维码網站! 返回首頁|在線留言|聯係我們

新聞資訊

首頁  >  新聞資訊  >  世界能源未來何去何從?

世界能源未來何去何從?

發布日期:2018-10-11        訪問次數:1687

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和低碳經濟的發展,正在進入新的能源轉型期。20302040年的能源格局將是檢驗能源轉型成果的關(guan) 鍵階段。20302040年世界能源格局將發生哪些改變?各類能源發展趨勢如何?圍繞這些問題,各大能源類相關(guan) 機構都會(hui) 對未來的能源發展前景做出預測,並定期發布各自的展望報告。

  目前,發布能源發展預測和展望報告的機構主要有:的政府間能源機構能源署(IEA),隸屬於(yu) 美國能源部的統計機構美國能源信息署(EIA)BP、殼牌(Shell)、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和中國石油(CNPC)等具有代表性的石油公司,HIS、伍德麥肯茲(zi) (WoodMackenzie)、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等谘詢類或調查類公司。本文梳理和總結了各類機構2015~2016年所發布的世界能源發展預測和展望報告,並對其重點結果進行綜合分析,以期能理性看待當前能源發展現狀,科學把握未來能源發展動向。

  主要能源研究機構發布報告特點

  ()能源機構

  能源署每年都會(hui) 發布年度報告《世界能源展望》,總結能源行業(ye) 現階段麵臨(lin) 的重大問題,並采用情景分析法對未來能源行業(ye) 發展進行展望。《世界能源展望》通過對數據的科學分析,指出未來能源版圖的變化趨勢和特點,以及對能源和氣候將產(chan) 生的影響,對能源投資、開發具有重要意義(yi) ,目前已成世界上的能源市場分析和預測報告。

  美國能源信息署工作的核心是向各領域決(jue) 策者提供獨立的數據、預測和分析,以促進健全決(jue) 策、建立有效率的市場,讓公眾(zhong) 了解有關(guan) 能源及其與(yu) 經濟環境的相互作用。美國更加注重以頁岩氣為(wei) 代表的非常規油氣資源對未來能源格局的影響,極其關(guan) 注和重視引導碳排放問題在能源遊戲規則中對美國技術、金融等的戰略意義(yi) 。美國能源信息署在《能源展望》報告中設置了參考情景、高經濟增長情景、低經濟增長情景、高油價(jia) 情景、低油價(jia) 情景等五種發展情景。

  ()石油公司

  BP公司的能源展望報告基本上在每年的4月份發布,報告包括各類能源發展趨勢,主要變化,重要結論等內(nei) 容。BP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以經濟和人口的可能增長趨勢及政府政策和技術更新動態為(wei) 基礎,從(cong) 能源趨勢入手,分別對液體(ti) 燃料、天然氣、煤炭和非化石燃料可能的發展軌跡做了未來20年發展預測。

  今年3月,BP已發布了2017年度的《世界能源展望》,對和各地區能源長期發展趨勢進行評估,對世界能源市場未來20年的發展作出預測。BP的報告指出,2035年前,石油、天然氣與(yu) 煤炭仍將是主導能源,天然氣的增速將超過石油和煤炭,煤炭消費量在未來20年將達到峰值,碳排放增速0.6%,但排放量仍將增長約13%

  埃克森美孚公司自2011年發布《2040年能源展望》報告,該報告分析了能源供需趨勢,內(nei) 容涉及大約100個(ge) 國家、15個(ge) 需求領域和20種不同的能源類型。埃克森美孚發布的展望報告重點考慮了為(wei) 降低與(yu) 能源有關(guan) 的二氧化碳排放而出台的政策。

  ()谘詢公司、調查公司

  上一些能源谘詢公司會(hui) 根據市場需求不定期推出短期或中長期的能源展望報告,報告主要是根據定向用戶的實際需求展開研究,每份報告有各自關(guan) 注的重點領域。例如調查研究公司彭博新能源財經主要發布新能源領域的預測結果和發展報告,是的新能源信息服務產(chan) 業(ye) 的主導者,為(wei) 投資者、企業(ye) 和政府提供清潔能源、低碳科技和碳市場等領域的信息和分析服務。彭博新能源財經於(yu) 每年6月份發布《新能源展望》,對長期能源前景做出年度預測。

  能源展望報告主要話題分析

  (1)能源需求總量增長

  多家機構認為(wei) ,在能效提升帶來世界能源需求增速下降的情況下,未來世界能源需求仍將持續增長。BP預測在未來的25年裏能源需求增長約33%,相較而言,埃克森美孚的估計較為(wei) 保守,認為(wei) 能源需求增長或在25%左右。

  BP和埃克森美孚均認同中國和印度等新興(xing) 經濟體(ti) 將成為(wei) 未來能源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埃克森美孚認為(wei) ,非經合組織國家(例如中國和印度)對能源需求的增長或將達到40%左右。BP的預測顯示,到2040年,中國和印度將會(hui) 占據能源需求增長的一半,隨著中國向更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模式過渡,其能源增長將會(hui) 放緩,印度則將在21世紀30年代初超越中國,成為(wei) 增長快的能源市場。

  (2)能源結構低碳轉型將持續

  各機構預測,向更低碳的能源結構轉型將會(hui) 持續。EIA認為(wei) ,到2040年,世界範圍內(nei) ,除煤炭外其他燃料消費量均呈增加態勢(見圖1)

  BNEF預測,2017年至2050年期間,發電行業(ye) 的煤炭消費量將下降56%BP指出,可再生能源的持續快速增長正在導致有史以來多元化的能源結構,2040年,石油、天然氣、煤炭和非化石能源預計將各提供世界能源的約四分之一,超過40%的能源需求增長將來自可再生能源。(見圖2)

  (3)碳排放達峰

  BP的研究顯示,在漸進轉型情景下,到2040年碳排放將增加約10%,高於(yu) 為(wei) 實現巴黎承諾所需達到的降幅。而在更快的轉型情景下,其能夠實現2040年碳排放比2016年下降近50%,但電力行業(ye) 接近*脫碳,因為(wei) 額外的減排量大部分來自發電。

  對於(yu) 碳排放達峰,各家機構都比較樂(le) 觀。BP的預測是,碳排放將於(yu) 2026年達到峰值。BNEF則認為(wei) 電力行業(ye) 碳排放量將在2027年達到峰值,峰值量較2017年排放量高2%,隨後一路下降,2050年排放量將比峰值低38%。埃克森美孚可能是各機構中謹慎的一家,其堅持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將在2040年達到峰值,晚於(yu) BPBNEF的預測。

  (4)電動汽車對石油影響有限

  IEA報告指出,新能源汽車對石油的替代在比例上極其微小,未來中期甚至長期,替代量不足以對石油產(chan) 生顛覆性影響。BP也持同樣觀點,認為(wei) 汽車用燃料隻占石油消耗的20%左右,因此電動汽車增長速度再快,也不會(hui) 導致石油需求的崩潰。而埃克森美孚的觀點是,更多的電動車以及傳(chuan) 統發動機能效的提高可能會(hui) 使輕型燃料車使用的液體(ti) 燃料在2030年達到峰值,但盡管如此,隨著商業(ye) 運輸和化工行業(ye) 需求的增長,石油在能源結構中仍將發揮作用。

  主要能源品種發展趨勢

  (1)煤炭:煤炭消費趨於(yu) 平緩

  BP認為(wei) ,煤炭消費在展望期間大體(ti) 平緩,204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下降至21%,達到自工業(ye) 革命以來的低值。盡管中國煤炭消費見頂,中國依然是世界上大的煤炭市場,到2040年占煤炭需求的40%。中國和經合組織消費量減少的部分,將被印度及其他新興(xing) 亞(ya) 洲經濟體(ti) 的需求增加所抵消。印度是煤炭大的增長市場,在煤炭需求中的占比將從(cong) 2016年的略高於(yu) 10%翻倍至2040年的25%左右。(見圖3)

  對於(yu) 煤電的未來,BPBNEF態度截然相反。BP認為(wei) ,雖然發電的燃料結構將發生重大轉變,煤炭到2040年仍是電力的主要能源來源,占比近30%BNEF則憂心,當可再生能源已經足夠便宜的時候,棄電對成本的影響將會(hui) 很低,煤電或將成為(wei) 大的輸家。原因在於(yu) ,從(cong) 度電成本角度,煤電將無法與(yu) 風電和光伏競爭(zheng) ;從(cong) 係統靈活性角度,煤電將無法與(yu) 燃氣發電以及儲(chu) 能競爭(zheng) 。終,大部分煤電資產(chan) 會(hui) 被擠出市場。其在《2018新能源市場長期展望(NEO)》中預測,隨著風電、光伏成本優(you) 勢的增加,到本世紀中葉,煤電占比將從(cong) 目前的38%縮減至11%;化石能源在電力結構中的占比將從(cong) 目前超過2/3的水平,降至2050年的29%

  (2)石油:石油行業(ye) 仍將持續發展

  IEA《石油市場報告2018》顯示,強勁的世界經濟增長需要更多石油,預計石油需求增速將達到年均120萬(wan) 桶/日,到2023年石油需求將達到1.047億(yi) 桶/日,比2017年增加690萬(wan) 桶/日。其中,中國和印度將合計貢獻近50%的石油需求增長,不同的是,中國到2023年的石油需求增速與(yu) 2010~2017年相比有所放緩,而印度石油需求增速將略有上升。BP的預測與(yu) IEA類似,到2040年,石油的日均消費量將達到1.05億(yi) 桶/日,比2016年增加11.7%。不過在21世紀30年代中後期,石油的消費量會(hui) 出現增長停滯。

  IEA石油工業(ye) 與(yu) 市場部門負責人阿特金森解讀《石油市場報告2018》時指出,未來六年石油市場將經曆兩(liang) 個(ge) 階段,2020年前非歐佩克國家原油供應將大於(yu) 需求增長;但其後至2023年,如果投資持續不足,作為(wei) 緩衝(chong) 的有效備用產(chan) 能將僅(jin) 能達到需求的2.2%,在新的供應投產(chan) 之前,石油價(jia) 格波動增加的可能性上升。

  在未來20年內(nei) ,石油作為(wei) 交通的主要能源地位仍無法被替代,BP《世界能源展望2018》的數據顯示,有55%的石油將被用作交通能源。與(yu) 此同時,石油作為(wei) 化工用途其消費量也將增加,因此總體(ti) 而言,石油產(chan) 業(ye) 將持續發展。

  (3)天然氣:將超越煤炭成為(wei) 第二大能源

  對於(yu) 未來天然氣的發展,各機構態度樂(le) 觀,認為(wei) 天然氣將在2025年前後超越煤炭,成為(wei) 二大能源。埃克森美孚的數據顯示,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將從(cong) 2016年的23.1%增至2040年的25.7%,到2040年天然氣需求將比2016年增加近40%,年均增長1.3%,天然氣將貢獻能源需求增量的37.2%BP則認為(wei) ,到204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占比從(cong) 24.1%增至26.2%

  IEA《天然氣市場報告2018》分析指出,中國將主導不斷增長的天然氣需求。預計未來5年天然氣需求將平均增長1.6%,而新興(xing) 亞(ya) 洲市場將成為(wei) 需求的主要引擎。由於(yu) 中國的藍天政策和改善空氣質量的動力,僅(jin) 中國就占到了2022年需求增長的三分之一。(見圖4)

  對於(yu) 天然氣發電,BNEF2018新能源市場長期展望》的觀點是,氣電的未來在於(yu) 角色價(jia) 值,而非發電量,氣電的角色將從(cong) 提供全天候基荷電力轉變為(wei) 可再生能源的備用電源。根據預測,2017年至2050年期間,發電行業(ye) 的煤炭消費量將下降56%,天然氣消費量則上升14%

  (4)可再生能源:未來將強勁增長

  未來幾年,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將實現快速增長已成行業(ye) 共識。埃克森美孚在報告中樂(le) 觀地表示,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在能源供應中增長快,合計增長達到400%左右;2040年,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合計可能翻三倍。BP則指出,風能和太陽能的競爭(zheng) 力日益增強,使得可再生能源強勁增長成為(wei) 可能。補貼製度到21世紀20年代中期會(hui) 逐步取消,可再生能源相對於(yu) 其他燃料的競爭(zheng) 力日益增強。中國是大的增長來源,印度到2030年將會(hui) 成為(wei) 第二大增長來源。

  BNEF2018新能源市場長期展望》預測,2018年至2050年間,範圍內(nei) 新增發電裝機投資將達到11.5萬(wan) 億(yi) 美元,其中8.4萬(wan) 億(yi) 美元(73%)用於(yu) 風電和光伏。該報告預測,隨著風電及光伏成本的快速走低及電池儲(chu) 能造價(jia) 的下降,到2050年,風電和光伏發電量占比有望接近50%

  而根據GWEC2017年風電發展報告》對2018-2022年風電市場的預測,2018年風電市場將基本保持在2017年的水平,2019年和2020年風電市場恢複增長,21世紀20年代初將再次突破60吉瓦;2022年底,累計風電裝機容量總量將達到840吉瓦。(見圖5)

  《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18》指出,世界各國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太陽能、風能及生物質能方麵,旨在加快能源轉型進程、提高能源安全及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世界各國向綠色、低碳等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積極轉型的信號主要體(ti) 現在幾個(ge) 方麵,即能源政策的積極轉型、發電成本的不斷下降、能源投資重心向綠色清潔化能源轉移、產(chan) 業(ye) 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優(you) 化及人工智能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開發應用等。

  主要國家不約而同地加快了低碳化乃至去碳化能源體(ti) 係的發展步伐。歐美發達國家先後提出了明確的能源轉型計劃、轉型目標及推進措施,這是新科技革命、氣候變化及綠色低碳背景下能源體(ti) 係發生深刻變化的重要先導信號。就發電成本而言,IRENA(可再生能源署)數據顯示,未來兩(liang) 年內(nei) ,包括生物質能、水力等在內(nei) 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將會(hui) 與(yu) 化石燃料發電成本幾近持平,而發電成本的下降也是世界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的重要信號。伴隨著氣候變化及《巴黎協定》的簽署,能源轉型提速使得可再生能源的長期前景更加確定、投資風險降低、投資規模連續7年超過2000億(yi) 美元。從(cong) 目前可再生能源投資形勢看,風力和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可再生能源投資的兩(liang) 個(ge) 主要領域。該報告同時指出,就世界各地區可再生能源投資情況看,可再生能源投資區域重心正在逐漸東(dong) 移,以中國、印度、巴西為(wei) 代表的新興(xing) 經濟體(ti) 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基本處於(yu) 穩定狀態,2006-2015年間,新興(xing) 經濟體(ti) 對清潔能源的投資年均增長率近52.4%,可再生能源投資呈不斷增加趨勢。

  產(chan) 業(ye) 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的進一步優(you) 化調整對未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新工業(ye) 革命的爆發將人工智能與(yu) 能源體(ti) 係進行充分融合過程中,人工智能技術成為(wei) 電網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成為(wei) 當今能源電力轉型的重要戰略支撐。

  未來可再生能源發展潛力巨大,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前景也十分樂(le) 觀。推進能源革命及綠色低碳清潔能源體(ti) 係發展,是我國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突破點。中國正在向低碳能源轉型,我國是過去20年間大的能源消費國,也是能源增長的主要來源。但是由於(yu) 我國正在轉向更可持續的增長模式,其能源也需要轉變。在漸進轉型情景下,我國的能源需求預計平均每年僅(jin) 增長1.5%,少於(yu) 它在過去的20年間的增長率的四分之一。同時,能源結構也發生顯著變化,由其經濟結構轉型和向清潔、低碳能源轉變的意願所驅動。

版權所有©2025 天下棋牌二维码  |  

  技術支持:  sitemap.xml

服務熱線

18600678546




掃描二維碼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