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麵的準備
為(wei) 了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結果,需先用碳化矽或氧化鋁(剛玉)砂紙(或砂布)把銅片六個(ge) 麵上的瑕疵去掉。再用65微米(240粒度)的碳化矽或氧化鋁(剛玉)砂紙(或砂布)處理,以除去以前用其他等級砂紙留下的打磨痕跡。用定量濾紙擦去銅片銅片上的金屬屑後,把銅片浸沒在洗滌溶劑中。銅片從(cong) 洗滌溶劑中取出後,可直接進行zui後磨光,或儲(chu) 存在洗滌溶劑中備用。
表麵準備的操作步驟:把一張砂紙放在平坦的表麵上,用煤油或洗滌溶劑濕潤砂紙,以旋轉動作將銅片對著砂紙摩擦,用無灰濾紙或夾鉗夾持,以防止銅片與(yu) 手指接觸。另一種方法是用粒度合適的幹砂紙(或砂布)裝在馬達上,通過驅動馬達來加工銅片表麵。
二、zui後磨光
從(cong) 洗滌溶劑中取出銅片,用無灰濾紙保護手指來夾拿銅片。取一些105微米(150目)的碳化矽或氧化鋁(剛玉)砂粒放在玻璃板上,用一塊脫脂棉,蘸取砂粒。用不鏽鋼鑷子夾持銅片,千萬(wan) 不能接觸手指。先摩擦銅片各端邊,然後將銅片夾在夾鉗上,用沾在脫脂棉上的碳化矽或氧化鋁(剛玉)砂粒磨光主要表麵。磨時要沿著銅片的長軸方向,再返回來磨以前,使動程越出銅片的末端。用一塊幹淨點脫脂棉使勁地摩擦銅片,馬上浸入已準備好的試樣中。
(注:為(wei) 了得到一個(ge) 均勻的腐蝕色彩銅片,均勻磨光銅片的各個(ge) 表麵是很重要的。如果邊緣已出現磨損(表麵呈現橢圓形),則這些部位的腐蝕大多顯得比中心厲害得多。使用夾鉗會(hui) 有助於(yu) 表麵磨光。)
推薦新聞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