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意義(yi)
閃點是可燃性液體(ti) 貯存、運輸和使用的一個(ge) 安全指標,同時也是可燃性液體(ti) 的揮發性指標。閃點低的可燃性液體(ti) ,揮發性高,容易著火,安全性較差。
石油產(chan) 品,閃點在45℃以下的為(wei) 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閃點在45℃以上的為(wei) 可燃品,如柴油、潤滑油。揮發性高的潤滑油在工作過程中容易蒸發損失,嚴(yan) 重時甚至引起潤滑油粘度增大,影響潤滑油的使用。
一般要求可燃性液體(ti) 的閃點比使用溫度高20~30℃,以保證使用安全和減少揮發損失。
影響因素
閃點的高低,取決(jue) 於(yu) 可燃性液體(ti) 的密度,液麵的氣壓,或可燃性液體(ti) 中是否混入輕質組分和輕質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體(ti) 使用過程中若閃點突然降低,可能發生輕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對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須引起注意。
閃點造成火災可燃液體(ti) 的閃點隨其濃度的變化而變化。
閃點的高低與(yu) 油的分子組成及油麵上壓力有關(guan) ,壓力高,閃點高。
閃點是防止油發生火災的一項重要指標。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熱溫度應低於(yu) 閃點10℃;在壓力容器中加熱則無此限製。
當可燃性液體(ti) 液麵上揮發出的燃氣與(yu) 空氣的混合物濃度增大時,遇到明火可形成連續燃燒(持續時間不小於(yu) 5秒)的溫度稱為(wei) 燃點。燃點高於(yu) 閃點。
從(cong) 防火角度考慮,希望油的閃點、燃點高些,兩(liang) 者的差值大些。而從(cong) 燃燒角度考慮,則希望閃點、燃點低些,兩(liang) 者的差值也盡量小些。
推薦新聞
Recommendation